地名由来:
北宋年间王氏游至此定居,因在军铺后面,名后街,日后渐富,改名厚街。
基本介绍:
厚街镇始建于北宋徽宗宣和中期(公元1119—1125年),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,相传福建莆田王泰宦游至此定居,因选址“军铺”(随军眷属圩场)后面,故名“后街”。此后历代人口繁衍,百业俱兴,人才辈出。又因民风淳厚善良,生活丰厚富足,得名“厚街”。厚街自古商贸繁荣,物产富饶,莞草、腊肠、濑粉等特产驰名中外。
综合实力厚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,穗港经济走廊中段,北连东莞市区,南邻虎门港,广深高速公路、S256省道及规划中的珠三角城际轻轨和环莞快速路纵贯全境,即将动工的穗港客运高速铁路新东莞站座落其中。全镇总面积126.15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9.5万,外来常住人口40多万。先后荣获珠三角工业重点
+查看详细厚街镇概况>>
厚街镇联系电话:0769-85896188
荣誉排行:
2025年6月,2025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,厚街镇位列第12名。
2024年9月,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,厚街镇位列第33名。
2024年7月,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,厚街镇榜上有名,位列第14名。
2024年5月,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,厚街镇位列第22名。
2024年4月,厚街镇入选广东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。
2023年11月,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县镇村公布,厚街镇入选。
2023年10月,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,厚街镇位列第33位。
2023年10月,厚街镇被评定为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。
2023年9月,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,厚街镇位列第13。
+查看更多厚街镇荣誉与相关排名>>
文化旅游:
大迳革命烈士纪念碑
大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厚街镇大迳村汪潭小组旁,占地约500平方米,碑身呈方形柱状,高约10米,外用大理石砌成,正面镶嵌的黑色大理石刻有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泊金大字,字体刚劲有力。
厚街革命烈士纪念碑
厚街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厚街镇厚街大道松山公园内。厚街镇人民政府出资修建,于1995年8月23日落成,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,碑体呈柱状形,高约10米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厚街镇有许
王作尧故居
王作尧故居位于厚街镇厚街村西门巷,GPS坐标:北纬22°5630.9,东经113°3911.3,海拔高程26米。遗址是一座清代建筑庭院,名为小坞园。有房屋20间,围墙内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
东江纵队碑廊
东江纵队碑廊位于厚街镇厚街大道松山公园内,GPS坐标:北纬22°5641.9,东经113°3943,海拔高程29米。碑廊总长81米,由21块题字石碑、4座浮雕以及2块题字黄腊石组成。碑廊收集
节度陈公祠
节度陈公祠,是为纪念 桥头立村始祖陈誉而建,始建于南宋末年,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。公祠坐东南向西北,为三间四进合院式布局,占地面积1142.24平方米,砖木石结构,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,碌
+查看更多厚街镇文化旅游景点>>
历史沿革:
北宋宣和元年(1119)始祖王泰宦游至此定居,始称""后街"",后群众富庶,易名""厚街""。
1912年,全镇各村曾隶属东莞县第八区。
1940年,属第五区。
1946年,改称第八区。
1949年,设厚街乡,属东莞县第六区。
1953年,成立东莞县十二区。
1955年9月,东莞县十二区改称厚街区。
1957年,撤区并乡,分厚街、仙桥、环冈3个大乡。
1958年,成立厚街人民公社。
1961年,分厚街、仙桥、沙田3
+查看详细厚街镇历史沿革>>